中醫現代化之旅 – 第一屆國際經脈醫學論壇

中醫脈診的數理化,成就於王唯工教授的共振理論,再由學生郭育誠醫師多年臨床,證明其實用性,證實了傷寒論的方劑與病脈的完美對應!更解釋了眾多人體和中醫的為甚麼。

現在郭醫師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同道,組成了中華經脈醫學會,並得前任和現任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等的支持,舉辦了第一屆國經脈醫學論壇,並紀念黃民德醫師和王唯工教授。

詳見:郭育誠醫師的引言

3月23日 第二十屆紀念黃民德暨王唯工紀念學術研討會

3月24日 忙裏偷閒一日遊(籌備中)

3月25日 第一屆國際經脈醫學論壇暨中華經脈醫學會成立大會

關於國際經脈醫學論壇

關於中華經脈醫學會

部份講者介紹:

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副主任/ 廖福龍教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張維波主任

網上報名:https://goo.gl/forms/kUw2W478gs81ieqo2

事先網上報名免費入場;

現場報名者因座位有限,酌收入場費五百元以控管人數。

欲申請醫師教育學分者 請於網路報名時留下醫師證書字號(台灣適用)。

官網:https://www.facebook.com/%E6%BC%A2%E9%86%AB%E8%8B%91-179794035964165/?modal=admin_todo_tour

郭育誠醫師的引言:

經過十年的努力,國醫節的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已成為全球中醫藥學術活動最重要的例行性會議之一。不僅參加的醫師人數最多,高達上千人;演講的學者最廣,遍及國際與各中醫相關領域;更重要的是,在臺灣當前生醫領域蓬勃發展之際,讓世人看見中醫現代化與產業經濟緊密結合的可能性。

可惜的是,由於發表論文的學者甚多,每位專家演講只有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常常無法一窺學術全貌。因此,在許多醫師與學者的催生之下,第一屆國際經脈醫學論壇將在2018三月份正式舉辦。利用三月十八日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之後一個星期內的三月二十三日與三月二十五日兩個全天,邀請國際重量級學者,進行兩天各一個小時的演講,將其畢生的研究完整呈現。

我們邀請演講的貴賓,主要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醫師與教授,而且具備實證醫學的基礎與臨床的療效,但並不以中醫為限。畢竟,醫學不分中西,人體也無分東西。但必須立基於科學並發揚傳統醫學精神與實用的特性。更重要的是秉持醫學傳承與學術無價,這兩場學術活動完全免費參加,不收入場費用,希望醫學的幼苗能獲得豐厚的土壤培育,如同昔日我們無償的得之於師長。

其實,這樣的觀念繼承於邁入第二十年的紀念黃民德學術研討會。由於黃民德醫師的摯友王唯工教授逝世於去年十月,因此三月二十三日的學術活動也以紀念黃民德醫師與王唯工教授學術研討會為主題。邀請與這兩位對中醫科學化有重要貢獻的門生故舊整理發表過去完整的學術與臨床應用寶貴的資料,期盼能承先啟後進而既往開來。

綜觀第一屆的國際經脈醫學論壇,聚焦於經脈的實質研究與雷射針灸、藥物歸經與新藥開發以及癌症的成因與最新的治療。

國際的學者特別邀請美國加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吳奇教授,以及美國西雅圖自然醫學學院潘念宗院長;中國國家科學院的廖福龍與張維波兩位主任級教授,德國的WEBER醫師;而國內的國際級學者也不遑多讓,很榮幸長庚醫院榮譽院長,同時也是繼承修養齋針灸大師心法的黃美涓醫師願意出席分享雷射針灸的應用;前國立中醫藥研究所陳介甫所長與羅大恩醫師介紹最新癌症的研究;國際孫思邈醫學會宋和乾醫師分享五行的數學群論基礎。而王唯工教授的學生詹明宜博士與郭育誠醫師分別整理報告王教授在世界血液流體動力學與中醫科學化的重大成就與貢獻。

這場學術的盛宴只是一個開始,承蒙國立中醫藥研究所顧紀華與張芳榮兩位前後任所長玉成主辦,希望一位位大師的奉獻能培育出一代代的傳承,讓軒岐文化能播遷繼承於福爾摩沙,蘊育卓壯並發揚光大於全世界。

資料來源:http://www.accue.com.hk/Seminar2.htm